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新闻中心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  公司:海南海联水产种苗有限公司
    地址:海南省文昌市会文烟墩基地
    电话:15595750999 13627503777
    QQ:87535641
    邮箱:1564753830@qq.com

    公司新闻

    首页 > 公司新闻

    【技术】南美白对虾苗育管理技术探讨

    上传时间:2014年10月16日 浏览次数:1883
    一、育苗场运行体系
      
    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,为了使育苗场的技术管理实用、有效,首先应对维持育苗场生产系统稳定性所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内审。主要条件包括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、标准操作程序的制定(SOP)、GAP(水产养殖良好企业规范)内审体系的建立、防疫、饲料及药品的使用等。
      
      在育苗场里,虾苗的培育就是以合适的成本、合理的虾苗培育周期,培育出质量好、符合养殖户需求的虾苗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,建议育苗场结合当地环境对操作方法、操作条件加以相应的规定并贯彻执行,使之标准化。因为如果虾苗培育过程中的水处理、饵料培养、发育环境等操作方法随意变更,操作方法或条件随人而改变的话,就较难维持育苗生产和虾苗质量的稳定。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育苗场所积累的技术、经验,通过文件的方式加以保存,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,整个技术、经验跟着流失。每一项工作也不会因人不同,在工作效率与虾苗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。
      
      二、基础设施以及防疫要求
      
      育苗场应有合理的设计和足够的基础设施,保证所生产虾苗的数量和质量稳定。育苗场生产环节(未包括种虾繁育及幼体生产环节)应当由水处理设施设备(抽水、沉淀、消毒、曝气、过滤、分配输送、锅炉等设施)、供气系统、育苗车间、室内室外藻类车间、丰年虫卵孵化车间、检测化验室组成。
      
      水气系统:水气分配系统设计应使各车间能分开消毒,允许通过水泵灌输消毒溶液,且在排水后能够干燥。
      
      育苗车间:每个车间进口处放置盛有消毒液的足浴器具(例如5ppm高锰酸钾溶液),以及盛装70%酒精的容器用于手部消毒。人员在进出车间时都应消毒。车间内地面尽量保持干燥,各苗池的工具应分开使用。车间内所有设备和工具(排水器、软管等)可放置在一个含有次氯酸盐溶液容器内。
      
      藻类车间:限制无关人员非必要的进入,设备、水和空气及时消毒,化学药品卫生、安全。
      
      丰年虫车间:卵的脱壳、虫的幼体消毒、孵化桶和设备的清洗和消毒。
      
      上述环节应该具备有效的隔离区,以便符合防疫的要求。
      
      三、水质处理
      
      可采用通过沙井点及过滤网袋初滤,在沉淀池沉淀后,经过氯制剂消毒,再用沙对水进行过滤,然后用泡沫分离器、臭氧、精密过滤器、紫外线灯过滤器、活性碳滤器(活性碳在每个育苗周期内至少被替换一次,以保持其有效性)等设备设施进行水质处理。
      
      四、培育过程控制
      
      1、营养饵料
      
      苗的饵料分为人工饲料和活生物饵料,人工饲料包括干藻粉、液体饲料、微胶囊饲料、虾片和粉碎的颗粒饲料、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等。生物饵料包括单胞藻、丰年虫幼体、轮虫,这些饵料依据技术手法、水质和营养要求以不同的组合使用。建议在糠三幼体阶段之前,以活生物饵料为主,人工饲料为辅。
      
      2、无节幼体的预处理
      
      收获的第6期幼体可以用氟乐灵(0.05-0.1ppm)进行浸浴处理,以防止真菌的感染,然后用过滤和消毒过的水彻底清洗,或在浓度50ppm碘液中浸泡1分钟,然后用清洁的海水清洗。
      
      3、幼体放养密度
      
      无节幼体合理放养密度对育苗成活率以及虾苗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。因为苗池的投饲量通常是参照水的体积为主进行,而以幼体的数量参照为辅。幼体放养密度不足,导致投饲量不易把控,投饲过量易导致水质败坏,投饲不足会使幼体发育所需的营养积累不足,导致脱壳困难。幼体放养密度过高会引起应激反应,如果苗成活率很高,那么在虾苗后期阶段会导致虾苗自残以及水质下降。所以在生产过程中,应找到最适宜的放养密度,建议放幼体密度应当在130-200只/升水(依据各个场的实际条件)。
      
      4、饵料投喂
      
      (1)通常从无节幼体的最后阶段开始投喂单胞藻(抽藻水或浓缩藻),这样一旦变态到蚤1幼体就能马上开始摄食。直接从三级藻池抽藻水,除了提供饵料,还能加高水位,增强水体环境负荷量。浓缩藻在收集过程中,容易损伤藻细胞;但若三级藻水含有较多原生动物或有害菌,应采用浓缩藻投喂幼体,以减小藻水对于育苗水体的负面影响。加藻之前,水管要消毒并冲洗干净。刚开始抽时要先排掉水管中的水,再将其放入池中加藻,加藻水时在管头上套一个搓料网,可以减小对单胞藻和幼体的损伤。
      
      在整个蚤1到糠虾阶段,通常将藻细胞密度维持在80000-130000个/毫升。在糠虾阶段,藻类密度可以降低,因为糠虾幼体偏向于动物性饵料。糠虾阶段投喂藻类能维持水质稳定,调节pH,抑制有害菌繁殖。应注意的是投饲藻类不足或质量差的藻类会影响幼体发育。比如,蚤状幼体阶段高死亡率与藻类质量有关,如果投饲的藻类不足(小于80000-130000个/毫升)可能会导致幼体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以完成向糠虾的成功脱壳。所以应当对藻类的密度和质量进行定期的检查。
      
      (2)如果是采用单胞藻作为开口饵料,则从蚤2开始配合投喂人工饲料。
      
      (3)为了满足幼体健康发育的营养需求,丰年虫幼体可从蚤2后期开始投喂。在出苗之前,应尽量满足其摄食的需要,维持在投喂后2-3小时吃完的量为宜。在育苗生产水质检测中可知,随着丰年虫幼体投喂量的增加(且早期投喂的是死亡的丰年虫幼体),育苗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指标会较快升高,所以应视水体环境负荷量来决定投喂量。
      
    5、育苗期水质管理
      
      总碱度调节可参考公式:106×X+B×106=C×X+C×106,X代表1吨水需添加的小苏打质量(单位:克);B代表水中已知总碱度(单位:ppm);C代表需达到的总碱度指标。
      
      EDTA的添加需考虑当地的水环境,添加量一般在5ppm到15ppm。
      
      水质对每批幼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,不良水质会导致成活率低、发育延迟、体表寄生物污着增加和畸形。在达到虾苗阶段前,应将水温维持在31-32℃之间,盐度维持在30ppt左右,pH应当被维持在8左右,避免投饲过量引起水质恶化。
      
      通过曝气来维持水质,以防止残饵和粪便沉积在池底。在达到糠三阶段之前一般不需要换水,一般在蚤状阶段到糠2阶段仅提高水位,在糠三阶段之后,依据放养密度和水质指标(水色浓度、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指标),通常每天要换水20-40%。注意新旧水的温度、盐度、pH要相近。在排换水时,应检查排水器的网有无漏洞,以免漏苗;在排好水后,应先将排水器软管拿起,再拿出排水器。
      
      为了稳定水质,改善底质,防止有害菌的繁殖,应用有益菌和沸石粉。一些干粉剂状的有益菌使用前应先活化,在容器内加入海水,加入有益菌,再添加沸石粉,打气数小时后再投饲。
      
      6、目视观察
      
      游泳行为:蚤状幼体阶段附肢摆动频率较慢但有力,在水中呈窜跃式运动(环游)。糠虾幼体阶段通过其尾节的间歇性弹动向后游动,使身体保持在水层中。虾苗阶段则快速和持续地向前游动,最初摄食浮游生物,从P4后期虾苗开始,转为底栖性。(人工育苗时,由于苗池曝气,所以仔虾可以维持在水层中)。
      
      趋光性:蚤状幼体应当保持很强的趋光性和向着灯光运动。
      
      粪便条:在蚤状期,幼体专门以单胞藻为食,可以观察到长粪便条拖在蚤状幼体尾部。
      
      发光现象观察:在绝对黑暗的条件下,晚上定期在培育池进行观察。若有发光现象,需要立即治疗,以防止更加严重的感染以及传染其它车间。严格的防疫,以及使用有益菌预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      
      阶段同步性:如果群体中80%以上的个体处在同一阶段,则状况较好。但在在幼体或虾苗脱壳时,观察到阶段同步性的下降是正常的,因此,要考虑确定阶段同步性的适当时间。
      
      肠道内含物:目测时,糠虾阶段开始容易观察到肠道的内含物。从幼体头部的肝胰腺开始,可以看到健康的肠道是一条连贯的线。
      
      成活率:应对每个池子内虾苗的成活率进行估计,作为总体健康状况的判断。
      
      7、显微镜观察
      
      从每个池子中至少随机取样10只幼体,对肝胰腺的状况和消化道内含物、坏疽和肢体畸形、污着生物和幼体粪便等状况进行镜检,肝胰腺状况可显示幼体摄食和消化的状态,在显微镜下观察,健康幼体肝胰腺和中肠道内充满了微小的泡(即消化或“油脂”泡)。
      
      坏疽:幼体躯体和肢体的坏疽是由于自残或细菌感染,通过显微镜观察,如果超过15%的个体出现了坏疽,则苗池有严重的感染。
      
      畸形:在蚤状幼体阶段的畸形反映了幼体质量差,而在糠虾幼体阶段则反映了细菌感染或处置不当和应激反应。通常,幼体肢体的细刚毛或其额刺可能会出现弯曲、折断或缺少,尾节可能会弯曲,或肠道可能在肛门之前结束。
      
      污着的体表寄生物:幼体可能会成为原生动物等一系列污着生物的寄主。其通常附着于幼体头部上,特别是在幼体鳃的周围。如果感染轻微,在下一次脱壳时可以去掉污着物。但在严重的情形下,污着物会持续或在下一发育阶段重新出现,这说明水质不良,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。
      
      肌肉不透明:应当对虾苗的躯体进行检查,集中于第4-5腹节附近的虾尾弯曲处。由于包括细菌感染在内的各种原因,正常透明的肌肉会变成不透明。
      
      鳃发育:当鳃片已经变成树那样分枝,大约在P5时,虾苗通常能够适应较大的盐度差,此时可进行温度和盐度调整。但若鳃片仍未分枝,则未达到出苗或淡化时机。
      
     
      8、病害处理
      
      在育苗生产过程中,以防病为重中之重,治疗只是辅助措施,药物本身就对虾苗有较强的刺激性,会使虾苗产生应激反应,所以应合理对症下药,勿盲目或过量使用药物。
      
      (1)甲醛可预防虾苗寄生虫和丝状菌,丝状菌的发生和水质底质密切相关,当有机底质较多时易发病。其使用量可参考表1,使用甲醛之后,需注意换水。
      
      (2)在幼体期,细菌含量较多时才用碘液,要监测幼体压力.一般反应时间是2小时,如果出现胁迫状态,立即用VC中和解毒,碘液用量参考表2,需注意的是碘液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,选用质量好的碘液产品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。
      
      (3)通过添加淡水来降低盐度,合理升温可以提高水质和降低有机质黏附在幼体身上。
      
      9、防疫要点
      
      (1)必须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时对苗池及生产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,然后保持其干燥至下一个生产周期开始。清洗应在出苗之后尽快进行,干了之后不易刷干净,可采用洗洁精兑碘液刷洗,有一些旧或干的池,污渍不易刷掉,可先喷水润湿,再用洗洁精兑VC或草酸刷洗。
      
      (2)室内水泥池应涂上环氧树脂漆以便清洗和维护。
      
      (3)放幼体间隔期延长可能会引起“蚤2综合征”,即蚤2幼体不吃食,导致较低的成活率。由于先放幼体的池子存在向后放幼体的池子传播病源的潜在威胁,所以每一条独立车间的放幼体时间通常不要超过3天,且应尽量在同一批次内放完。
      
      (4)用过的过滤袋应当在有效氯10ppm的溶液或10%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消毒2小时,再用水枪冲洗干净。
      
      (5)建议所有从育苗场排出的水,特别是已知道受污染的水,应当在被排放之前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处理。尤其在水的排放点与提水点相近时,这是防疫的重要环节。
      
      五、丰年虫卵处理与孵化收集
      
      丰年虫无节幼体是育苗期重要的营养物质,但丰年虫卵是细菌、真菌和原生动物疾病的重要来源。因此,应对丰年虫卵进行脱壳处理,避免丰年虫培养水体的污染及引起虾苗培育水体的污染。
      
      脱壳处理按每千克需脱壳的丰年虫卵配置4升海水,加入40克氢氧化钠,4升氯溶液(有效氯10%),以及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完成。
      
      先将虫卵浸泡在淡水中1小时,之后用网收集卵。准备一个容器(一般使用孵化桶),放入卵后加按上述的量加入海水和氢氧化钠,再加入氯溶液,充分搅拌让其反应,检测温度,不能高于32度以防止对卵造成损伤,可加冰或凉水降温。当卵从灰白色变为橘红色时(标志着成功脱壳),加Na2S2O3中和停止氯处理,用清洁的水对脱壳的丰年虫卵进行冲洗,然后保存在过饱和的盐水中直至用于孵化。
      
      丰年虫卵应当在稳定的光照和充足的曝气条件下孵化,孵化密度不大于2g/L,具体孵化的水质要求视卵的品种而异,孵化24小时或直至完全孵化。
      
      丰年虫无节幼体的收集:将气管拿出,给孵化桶盖上黑膜,大约15分钟后,先将底阀打开小部分,将沉底的死虫和未孵化卵排掉,然后将底阀慢慢开大,收集虫。一般应如此反复操作3次,才能收集完虫。
      
      然后用2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或50ppm的碘液对收集好的虫消毒2分钟,用淡水冲洗干净之后,以活体或冰冻的形式投喂。冰冻的丰年虫无节幼体应被保存在专用的卫生的冷藏柜内。
      
      六、应激检验
      
      在出苗前1天或一旦虾苗达到仔虾期P5时,可以进行应激检验。将取样的100尾虾苗样放入盐度为5ppt的水中保持1小时,然后放回原环境水中再保持30分钟,计数成活率。
      
      或者使用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30分钟,计算成活率作为应激检验。注意不应在虾苗脱壳过程中进行应激检验。
      
      七、虾苗装运
      
      运输过程中采用的温度和打苗密度随运输的时间距离而不同。如果苗场接近客户放苗地点,则无需降温,但运输时间在3-9小时,要把温度降低到23-26℃;运输时间超过10小时,则要把温度降低到21-23℃。降低温度是为了降低虾苗的新陈代谢速率,在运输过程中少消耗氧气、少排泄和保持安静。运输用水的盐度应是虾苗适应的盐度,与养殖户养殖池的盐度相似。
      
      根据运输时间和方法以及虾苗的规格,使用容量在8升或25升的两种塑料袋,注入4升或12升处理好的水(气水比大于1.5),按合适的密度打苗,然后加入纯氧,在每个袋中加入洗净的新活性碳颗粒,以帮助在运输中维持较低的氨浓度,然后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密封,将苗袋直接装上运输工具或放入泡沫箱内(隔热作用)再运输。
    海南海联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是集对虾健康种苗培育及开发、对虾选繁育为一体的专业公司。公司目前拥有育苗水体6000立方米,年生产南美白对虾幼体200亿尾,虾苗60亿尾。
     海联1号虾苗在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北等省区推广养殖,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,为我国对虾养殖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    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“诚信、科学、创新”的经营理念,本着“为养殖户创造更高价值”的宗旨,以最优水产苗种服务于民,打造国内一流的水产种苗企业。


    首页 | 企业简介 | 新闻中心 | 产品展示 | 技术交流 | 生产基地 | 客户留言 | 联系我们
    公司名称:海南海联水产种苗有限公司  电话:15595750999 13627503777  联系人:苏总
    地址:海南省文昌市会文烟墩基地  技术支持:创想未来 琼ICP备15003471号

    琼公网安备 46900502000170号

    15595750999 13627503777